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过去了,全国整体气温也将下降,但是这个时节气温波动较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
出伏后气温跨度大
从出伏到秋分,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大且频繁的时期。出伏就代表着出了伏天,炎热渐消,但是往往在处暑尾声,人们会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虽然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但是“秋老虎”这种天气早晚凉爽,白天闷热、高温,一天中的气温跨度大,同样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因为当天气渐趋凉爽,忽凉忽热的外界环境使人体血管从扩张到收缩,又从收缩到扩张,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而且,天气凉爽时,一些心血管病患者觉得健康状况良好,容易放松警惕,遇燥热天气会导致疾病急性发作。
不仅如此,不时出现的高温天气,使人体大量排汗,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引起脑血栓。高温天气还可能导致机体血容量不足,造成重要器官灌注不够,人体出现缺血性损害,引发心绞痛等。
因此,出了伏天,更加不能放松,要正确养生。
出伏后,千万别做5件事
1.不要太早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发生概率。
2.不要穿短裤背心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3.不要在夜晚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要开的话,最好定时,以免半夜空调带来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等症状。
4.不要睡得很晚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此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要格外注意。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出伏之后,一般晚上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
5.不要喝水太少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每天的喝水量应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出伏后养生,记住4点
1.饮食:少贪凉,祛湿补气
初秋一定要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尤其脾虚胃寒的人群更要谨慎。此外,初秋气候还比较湿润,不会像仲秋、季秋那么干燥,所以这个阶段要注意利湿健脾,可以适量食用莲子、红豆、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2.起居:防秋乏,早睡早起
除了合理饮食外,还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质量,以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按照中医的说法,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闭藏,秋季的养生原则重在收敛。顺应节气变化,从起居方面应调整为“早卧早起”,早起有利于舒展肺气,帮助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
3.护肤:防干燥,也要防晒
初秋,皮肤干燥等问题是最恼人的。其实,饮食对皮肤影响也很大,适当多吃果蔬,尤其是一些“护肤”水果,为身体提供水分、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对皮肤健康有利,如蓝莓、奇异果、圣女果等。此外,初秋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并没有明显减弱,这个时候大家不要忽视防晒。
4.运动:主打慢,做好热身
秋季正是户外锻炼的好时节,但如果运动前准备不当,不经意间就会带来小损伤。因此,入秋后的养生锻炼,最好遵循三个原则,即主打慢、练耐寒、护好肩。
主打慢:秋季锻炼应以慢运动为主,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选择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步行等。
练耐寒:俗话说“春捂秋冻”,从初秋这个冷热交替的时节开始进行耐寒锻炼是提高身体灵敏度的有效手段,耐寒训练包括登山、慢跑等。
护好肩:秋季早晚温差开始变大,低温状态下肌肉的黏滞性较高,如不做热身活动就开练,很容易导致肌肉、韧带损伤。肩颈、腰部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地方。因此,除了扭动颈肩热身以外,运动时不妨系个小围巾或穿高领衫,防止凉风吹颈。